產品展廳收藏該商鋪

您好 登錄 注冊

當前位置:
常州磐諾儀器有限公司>技術文章>氣相色譜的發(fā)展歷程

技術文章

氣相色譜的發(fā)展歷程

閱讀:843          發(fā)布時間:2019-4-15
氣相色譜的發(fā)展與下面兩個方面的發(fā)展是密不可分的。一是氣相色譜分離技術的發(fā)展,二是其他學科和技術的發(fā)展。
1952年James和Martin提出氣液相色譜法,同時也發(fā)明了個氣相色譜檢測器。這是一個接在填充柱出口的滴定裝置,用來檢測脂肪酸的分離。用滴定溶液體積對時間做圖,得到積分色譜圖。以后,他們又發(fā)明了氣體密度天平。1954年Ray提出熱導計,開創(chuàng)了現代氣相色譜檢測器的時代。此后至1957年,是填充柱、TCD年代。
1958年Gloay提出毛細管,同年,Mcwillian和Harley同時發(fā)明了FID,Lovelock發(fā)明了氬電離檢測器(AID)使檢測方法的靈敏度提高了2~3個數量級。
20世紀60和70年代,由于氣相色譜技術的發(fā)展,柱效大為提高,環(huán)境科學等學科的發(fā)展,提出了痕量分析的要求,又陸續(xù)出現了一些高靈敏度、高選擇性的檢測器。如1960年Lovelock提出電子俘獲檢測器(ECD);1966年Brody等發(fā)明了FPD;1974年Kolb和Bischoff提出了電加熱的NPD;1976年美國HNU公司推出了實用的窗式光電離檢測器(PID)等。同時,由于電子技術的發(fā)展,原有的檢測器在結構和電路上又作了重大的改進。如TCD出現了衡電流、衡熱絲溫度及衡熱絲溫度檢測電路;ECD出現衡頻率變電流、衡電流脈沖調制檢測電路等,從而使性能又有所提高。
20世紀80年代,由于彈性石英毛細管柱的快速廣泛應用,對檢測器提出了體積小、響應快、靈敏度高、選擇性好的要求,特別是計算機和軟件的發(fā)展,使TCD、FID、ECD、和NPD的靈敏度和穩(wěn)定性均有很大提高,TCD和ECD的池體積大大縮小。
進入20世紀90年代,由于電子技術、計算機和軟件的飛速發(fā)展使MSD生產成本和復雜性下降,以及穩(wěn)定性和耐用性增加,從而成為通用的氣相色譜檢測器之一。其間出現了非放射性的脈沖放電電子俘獲檢測器(PDECD)、脈沖放電氦電離檢測器(PDHID)和脈沖放電光電離檢測器(PDECD)以及集次三者為一體的脈沖放電檢測器(PDD),4年后,美國Varian公司推出了商品儀器,它比通常FPD靈敏度高100倍。另外,快速GC和全二維GC等快速分離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促使快速GC檢測方法逐漸成熟。

收藏該商鋪

登錄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回復您~

對比框

產品對比 二維碼 意見反饋

掃一掃訪問手機商鋪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