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的酸度是食品行業(yè)的一個重要參數(shù)。在口味方面存在個人差異和文化差異,同時考
慮到耐儲藏性,因此有必要密切監(jiān)測食品的酸度。以下指南介紹了根據(jù)產(chǎn)品和要求測定
酸度和酸含量的不同方法。
酸度是食品中的一項重要參數(shù)。酸度不僅如上述會影響食品的味道,同時也會影響微生物的生長能力,比如
細菌和真菌。一般來說,食品的酸度越高,就越不容易受微生物腐蝕。例如,食品中zui危險、也zui為人熟知的
微生物是肉毒桿菌,這種細菌會產(chǎn)生多種毒素,并且造成了無數(shù)人類死亡案例。酸有助于抑制細菌生長,這
樣一來,商業(yè)食品加工企業(yè)就可以利用熱罐裝工藝,而無需達到 121 °C 以上。這樣就大大減少了灌裝成本。
酸性食品依靠一種或多種食品酸味劑來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比如檸檬酸、蘋果酸或醋酸。從古至今我們一直利用
酸的特性來保藏食品。通常稱為酸洗。酸洗是一種通過在鹽水中進行厭氧發(fā)酵產(chǎn)生乳酸來保藏食品的工藝,
或者在酸性溶液(比如醋)中存儲食品的工藝。據(jù)說這種工藝起源于 4000 年前的印度,通過本地黃瓜泡制
“腌菜”。
食品中的酸需要嚴格管制。例如,美國 FDA 將 pH 值在 4.6 或 4.6 以下的食品分成了 4 類:酸性、配方酸、酸
化和豁免食品。
食品的酸度通常由 pH 計和滴定儀來測量。pH 計(和電極)測量的是 pH 值。滴定儀準確測量出酸含量。酸度
往往也表明食品是否新鮮或是否保藏得當。例如:
– 新鮮牛奶的 pH 值低于 6.8 則表明奶牛的白細胞受到了感染。
– 牡蠣洗滌液的 pH 值表明清潔過程是否已完成。否則致命的毒素可能會進入吃牡蠣的人體內(nèi)。
– 將巴氏消毒品和冷沙拉的 pH 值(通常為 5.3)降低到 4.1 可延長保質(zhì)期。
– 泉水和井水 pH 值的細微變化表明天然地層可能積存了污垢。
本指南的以下章節(jié)將深入探討酸的應(yīng)用、方法和建議以及酸含量的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