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一、超濾膜過濾原理:
超濾膜篩分過程,以膜兩側的壓力差為驅動力,以超濾膜為過濾介質,在一定的壓力下,當原液流過膜表面時,超濾膜表面密布的許多細小的微孔只允許水及小分子物質通過而成為透過液,而原液中體積大于膜表面微孔徑的物質則被截留在膜的進液側,成為濃縮液,因而實現(xiàn)對原液的凈化、分離和濃縮的目的。每米長的超濾膜絲管壁上約有60億個0.01微米的微孔,其孔徑只允許水分子、水中的有益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通過,而最小細菌的體積都在0.02微米以上,因此細菌以及比細菌體積大得多的膠體、鐵銹、懸浮物、泥沙、大分子有機物等都能被超濾膜截留下來,從而實現(xiàn)了凈化過程。
在單位膜絲面積產水量不變的情況下,濾芯裝填的膜面積越大,則濾芯的總產水量越多,
其計算公式為:
S內=πdL×n
S外=πDL×n
其中:S內為膜絲總內表面積,d為超濾膜絲的內徑;
S外為膜絲總外表面積,D為超濾膜絲的外徑;
L為超濾膜絲的長度;
n為超濾膜絲的根數(shù)。
二、我國超濾膜市場應用與發(fā)展前景:
在國外,超濾主要應用于飲用水處理,我國則主要用于工業(yè)領域的廢水回用,作為反滲透的預處理。目前在國內水工業(yè)市場,超濾技術已在電力、鋼鐵、化工等工業(yè)廢水處理領域得到較多應用。隨著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大規(guī)模廢水處理工程將越來越多,為超濾膜技術開辟了廣闊的市場空間。目前在國外,已經(jīng)有很多自來水廠應用超濾技術生產自來水,在國內,由于資金等問題還沒有應用開來。但是隨著國家和地方飲用水標準的修訂以及新規(guī)范的出臺,超濾技術必將被越來越多的自來水廠所采用。根據(jù)《 21世紀中國水供求》分析,2010年后我國將開始進入嚴重的缺水期,而水質污染也逐漸成為我國城市安全供水的障礙。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和中水回用將成為解決未來城市水資源危機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超濾膜在未來市政污水處理市場將會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三、納濾膜原理:
納濾膜是允許溶劑分子或某些低分子量溶質或低價離子透過的一種功能性的半透膜。它是一種特殊而又很有前途的分離膜品種,它因能截留物質的大小約為納米而得名,它截留有機物的分子量大約為150-500左右,截留溶解性鹽的能力為2-98%之間,對單價陰離子鹽溶液的脫鹽低于高價陰離子鹽溶液。被用于去除地表水的有機物和色度,脫除地下水的硬度,部分去除溶解性鹽,濃縮果汁以及分離藥品中的有用物質等。
四、使用納濾膜注意事項:
1 、PH值大于10時,連續(xù)運行的溫度為35℃,當進水中含有游離氯或其它氧化性物質時,由于其氧化性能會嚴重損環(huán)膜的性能能,因此建議用戶在預處理中除去游離氯或其它氧化性物質。
2、 膜元件在出廠前都經(jīng)過通水測試,并真空封裝于1.0%(重量)濃度的亞硫酸氫鈉和20ppm濃度的異噻唑啉酮保護液中。在嚴寒地區(qū),保護液中添有10%(重量)濃度的甘油作為防凍液。為防止在短期儲藏、運輸及系統(tǒng)停機時微生物的滋長,建議用1.0%(重量)的亞硫酸氫鈉(食品級)保護液(用RO產水配制)對膜元件進行浸泡處理。
3 、膜元件在未投入使用前盡量不要拆封,一旦拆封應始終維持濕潤狀態(tài)。
4、 膜元件進水應逐漸加壓,到正常運行狀態(tài)的時間應不少于30-60秒,膜元件進水流速應逐漸增加,到規(guī)定值的時間應不少于15-20秒
5、 初次使用應先將系統(tǒng)產水進行排放,排放時間至少達到一小時。
6、 膜元件至少需使用六小時后方可用甲醛進行消毒。如在六小時內使用甲醛,可能會導致通量損失。
7、 任何時候產水背壓不得超過0.03MPa。每支壓力容器的允許壓降為50psi(0.34MPa)。
8、 請用戶使用與膜元件不兼容的化學藥劑、潤滑劑或保護液等.
五、納濾膜家用飲水機的主要應用范圍:
1、咸水除鹽 沿海地區(qū)的自來水往往帶有咸味。如:上海市南匯區(qū)就是如此。其鹽分不高,約幾百~2千mg/l,但常飲此水易患高血壓,冠心病,此水泡茶不香,烹調無味。需進行深度處理。
2、井水脫硬許多地區(qū)的自來水,以深井水為水源,故水的硬度較高。燒開水時壺面、壺低常有白,灰等色結垢或沉淀。人們常飲此水易得心臟病,腦血管合腎結石等疾病。好茶葉品不出美味,變得淡而苦澀。有時井水還出現(xiàn)有毒金屬汞、鎘、砷等,自來水廠工藝亦無法解決,需進行深度處理。
3、除微生物 在河水中有許多病菌、隱球菌屬孢子,氯氣消毒不能*殺死。在美國為此曾發(fā)生事故造成40萬人感染痢疾病,所以美國以此事故為契機,開始采用過濾膜技術。在我國農村,小鎮(zhèn)水廠中,往往管理不嚴,往往容易造成出水帶菌,也須深度處理。
4、提高水質 我國自來水廠的水源,常常受工業(yè)廢水,生活污水和農藥、化肥污染,水廠出水水質不能保證,需進行深度處理。